在老山前线,松毛岭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地名。松毛岭是一条自662.6高地延伸至634高地的山脉,长约2公里。此地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,整座山脉的高度始终保持在600米以上低息配资平台,坡度较陡,从45度到60度不等。放眼望去,松毛岭被高草、荆棘和灌木丛密密覆盖,路面几乎难觅踪影。它不仅是麻栗坡县通往越南河江的重要通道,更在战略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战术价值。
时光倒回至1984年7月12日,越南军队第二军区展开了代号“MB84”的攻势。越军出动了加强步兵师,意图重新夺回由我方收复的老山地区。越军将松毛岭作为主要进攻目标,因此这场战役后被广泛称为“松毛岭战役”。
在此次战役中,越军356师876团承担了主攻任务,目标锁定662.6高地。然而,在我军强力炮火的反击下,越军此役损失惨重。该团不仅未能突破我方防线,反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:阵亡600人,负伤600人,成为越军此次反扑中的最大受害者。今天,我们将透过该团2营5连士兵农文垂的回忆,感受这场惨败的残酷景象。农文垂,来自黄连山省沙巴县,于1982年入伍,见证了这段战争的真实面貌。
展开剩余79%1984年7月12日凌晨4点,战场上大雾弥漫,能见度极低。越军的炮兵首当其冲,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烈炮击。炮弹在空中划过,带着刺耳的尖啸声飞速掠过农文垂等人的头顶,轰鸣的爆炸声震耳欲聋。眼见这一幕,战士们的心情变得愈加紧张和激动。事先上级传达了信息,炮击预计持续两个小时,连长甚至开玩笑道:“等我们冲上去,能拿到中国人的罐头吃,可能连罐头都被炸碎了。”作战计划中,特工队的任务是绕至敌后摧毁敌人的大炮,而步兵则负责冲锋抓俘虏,任务听上去简单,却充满了变数和危险。
农文垂所在的尖刀排,随着炮火的响起,排长举起决胜旗,率先带领全排朝敌方阵地冲去。他们很快来到了交通壕的尽头,农文垂战战兢兢地爬行,炮火愈加猛烈,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,甚至难以分辨是敌人的炮弹还是自家的火力。炮弹不断落入战斗队形中,士兵们只能趴伏在充满泥水的交通壕里,尽力避开致命的爆炸。
炮火稍作停歇后,四名工兵带着爆破筒前往破坏铁丝网。然而,没过多久,一名工兵撤了回来,农文垂原以为突破口已经准备好。后来通过一名宣传干部的回忆才知,工兵甚至没有炸开突破口就已经撤退。此时,突破口方向传来敌军轻武器的猛烈火力,副连长阿厚指挥两门60迫击炮进行反击,炮弹就摆在农文垂身边。突然,农文垂意识到,若敌人反击,他们将面临极大的危险,于是他爬向突破口。
当农文垂爬到突破口附近时,听到有人大喊:“排长阵亡了!轻机枪在哪,快叫人抬上来击毙中国士兵。”前方,一名1983年入伍的士兵正拿着轻机枪,农文垂催促他赶快上去。然而,士兵刚走了几步,便中弹倒地,身上中了五六枪。副连长阿厚见状,指示农文垂上去查看。农文垂心生恐惧,害怕一旦冒头便会被敌人扫射,但在副连长的坚持下,他终于勇敢爬了过去,发现那名士兵已经阵亡。此时,农文垂不再畏惧,拿起冲锋枪,带领剩下的十几名士兵,在交通壕内进行射击。然而,浓雾使得战场一片模糊,敌人投掷的手榴弹四处爆炸,声音此起彼伏。
副连长阿厚误以为是敌人发现了他们的60迫击炮阵地,正在进行反炮击,便命令停止炮火。然而,即使停止射击,手榴弹依然在树上爆炸,形势对连队极为不利。中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猛烈,迫击炮不断轰炸,整个连队无法突破敌方防线。幸好交通壕提供了临时的掩护,壕沟中的泥水被血染红,士兵们在其中避难。
随着形势的恶化,连队被迫后撤20米,最终在交通壕三岔口处稳住阵脚。尽管时已接近中午11点,但能见度依然极低。其他排的士兵陆续到达此地,交通壕变得异常拥挤。炮火暂时停歇,士兵们也停止了射击,陷入了沉寂的等待。农文垂在这静谧的时刻,不禁心生感激。他深知,如果没有副连长阿厚的指挥,可能全队早已覆没。
然而,此时连长和卫生员已经阵亡,唯一能指挥连队的副连长阿厚继续组织防御。就在此时,营长跑来通知撤退的命令。一时间,士兵们纷纷从交通壕中跳出,沿着山坡向下跑去。草木被震动,发出沙沙声,农文垂正准备滑下去,却被阿厚拉住。他提醒道:“要是中国军队看到草木动静,他们会用迫击炮轰过来,咱们可能都得倒下。”于是,阿厚安排农文垂和仓库保管员在壕沟顶端掩护,15分钟后才慢慢开始撤离。
在撤退过程中,农文垂看到周围壕沟中,战友们的尸体散落一地,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无奈。面对已经发生的这一切,他们只能尽量避开尸体,不去践踏逝去的战友。撤到山脚下时,队伍经过一处干涸的河谷,大家几乎筋疲力尽,渴望在那里停下来休息。正是副连长阿厚的丰富战斗经验,提醒大家不要停留在河谷中。他认为河谷是敌人炮击的首要目标,命令大家迅速离开。果不其然,不久后,敌军炮火如期而至,河谷一带再次遭到猛烈的炮击,更多战友失去了生命。
这支连队出发时有104名士兵,最终撤到丰光机场休整时,只剩下34人。尽管炮兵部队在战前被寄予厚望,但战后他们表示,大雾严重影响了视距,无法精准定位目标,导致火力无法有效支援。
农文垂的回忆,给我们展现了松毛岭战役中越军的惨败以及战场上的血腥与无奈。这场战役不仅令越军付出了惨重代价,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不确定性。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,也让我们向所有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们致敬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